2009年质量管理工作要点

来源:江南娱乐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间:2024-03-31 19:28:28 点击:

   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 (柯 纪)2009年,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稳定外贸、调整结构、促进增长的总体要求,按照总局质检工作会议的部署,以组织并且开展好国务院部署的“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重点,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加强质量宏观战略规划,切实增强质量综合管理和宏观协调能力,推进名牌战略,加强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逐步的提升质量管理上的水准,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1、围绕落实国务院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要求和总局部署,做好综合协调工作,推动实施质量提升工程。采取比较有效措施,推动企业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2、在认真总结《质量振兴纲要》实施以来的成绩、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着手开展《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制订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质量振兴。

  3、积极探索建立国家质量奖励制度,争取国务院设立“国家质量奖”,出台《国家质量奖管理办法》。推动各地政府建立质量奖,着力提高地区质量管理水平。

  4、继续完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不断丰富质量兴市工作内涵,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开展质量兴市工作经验交流,促进相互学习和借鉴。力争2009年开展质量兴市的县市比例达到60%,继续促进有条件的省份开展质量兴省活动。

  5、颁布《质量兴市绩效评价指南》,对已经开展质量兴市(省)的地方,开展检查和考核,对组织并且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予以表彰。

  6、着力抓好宏观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工作。一是加强完善质量竞争力指数,继续做好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和发布工作;二是深入研究质量水平评价指标,积极争取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三是进一步做好顾客满意指数测量工作。

  7、健全质量管理工作信息数据来源渠道。研究建立《质量管理工作信息数据源目录》,建立基础信息数据的收集平台,广泛收集与质量管理工作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改进全国重点工业城市质量信息网和全国千户重点工业公司质量信息网建设,加强质量信息统计队伍建设。

  8、建立宏观质量情况分析制度,加强宏观质量状况分析,提出有价值、有说服力的分析报告,为国务院、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9、探索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名牌产生机制。提出名牌产品评价改革方案,上半年在部分省份试点,下半年逐步推开。修订《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

  10、进一步作好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大力宣传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良品牌,切实维护名牌产品的权益,增强国内外花了钱的人中国产品和中国品牌的信心。

  11、实施质量对比,推动质量提升,做好名牌培育工作。推动企业组织与先进企业和一流品牌的对比活动,找出差距,分析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赶超,支持企业争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

   七、引导企业使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切实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

  12、按照分类指导和帮助原则,动员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做全面检查,帮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13、注重发现和培养质量管理的先进典型,开展经验交流和推广学习,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

  14、以发布新修订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为契机,展开新一轮宣贯和培训工作,带领企业不断追求卓越。

  15、抓好质量信用信息征集工作。扩大企业质量档案建档范围,统一和规范企业质量档案建立工作,使其成为质监部门开展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信息平台;梳理和完善现有信息,动态收集企业信息,做到适时新建、适时更新;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全国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试点工作。

  16、开展质量信用评估与分类监管。积极组织并且开展质量信用标准化委员会工作,完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分类标准,依据企业信用记录科学分类,建立企业信用分类监督管理机制,激励守信企业,惩戒失信企业,淘汰严重失信企业;抓紧制定并发布《产品质量信用记录网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建立质量信用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完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发布工作。

  17、进一步开展质量诚信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开展“质量关乎你我他、诚信建设靠大家”活动,举办“质量诚信”高层论坛,在广大企业和全社会倡导“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观念。

  18、推动《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立法进度,加快《消费类电子电气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家用汽车三包规定》等规章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19、继续做好缺陷汽车和儿童玩具召回管理工作,扩大缺陷产品召回范围,逐步将N类车辆、消费类电子电器等产品纳入缺陷产品召回管理范围。

  20、以加强缺陷调查、信息备案、宣传培训等为重点,开展地方质监系统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工作;加强对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工作指导。

   21、与卫生部门合作,进一步开展产品伤害监测与缺陷调查分析联动试点工作。

  22、推动《设备工程监理管理条例》尽早颁布实施。修订和完善《设备监理单位管理办法》、《设备监理招投标管理办法》等配套的规章和文件。

  23、继续做好设备监理单位甲级、乙级资格证书核发工作。加强对获得甲级、乙级资格证书设备监理单位的监管工作。

  24、指导行业协会积极进行执业资格教育培训,继续组织好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工作。

  25、根据《质量专业方面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开展有关重要产品生产企业关键质量岗位持证上岗的试点工作。开展高级质量工程师资格考试和评审试点工作,完善质量专业职业资格体系。

  26、加强与质量月活动主办单位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发挥各主办单位的作用。结合“质量和安全年”的要求和本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27、修订《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全国防伪办职责,理顺防伪相关许可证和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28、加强对防伪协会、检验测试的机构、防伪技术评审机构的指导、监督与管理,完成第二届防伪技术专家注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