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研究——基于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的视角 与信贷

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研究——基于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的视角 与信贷

来源:江南娱乐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间:2024-04-09 23:04:44 点击:
详细介绍:

  《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提出新的监督管理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负债业务状况,围绕其负债质量管理现在的状况,重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并给出提升负债质量管理上的水准的长远对策。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复杂度一直上升和负债管理重要性愈加突出,为此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提出新的监督管理要求。相比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及建设银行等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及村镇银行等区域性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受经营地域、资产规模、经营事物的规模及运营复杂度等方面限制,在负债质量管理许多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和短板,与《办法》要求尚存差距,需在经营运行中不断健全和完善。

  目前全国约有4600家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1年末,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资产总额923294.6亿元,占全部银行业资产的28.9%,负债总金额826423亿元,占全部银行业负债的29%,分别同比增长10%和9.7%。各项负债中,单位存款236344.3亿元,储蓄存款396727.4亿元,同业负债71823.2亿元,向央行借款23091.1亿元,发行同业存单52731.4亿元,发行债券余额1277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3.3%、6.5%、7.9%、19%和0.1%。从最大单家同业融入比例看,比较低的是农合行,仅为1.15%,比较高的是农信社和城商行,分别为1.41%和1.63%;从全部同业融入占总负债比例看,比较低的是农合行,仅为2.33%,比较高的是农信社和城商行,分别为11.1%和9.3%。

  多数地方中小法人银行为确保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依据其规模、风险偏好和业务复杂度初步建立了分散型、简略型负债质量管理框架。与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在负债治理结构,负债管理制度体系,负债管理精细化,负债质量是不是纳入内控、内审和考核,管理信息系统支撑度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总体上,除个别城商行负债管理能力稍强外,全国绝大部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负债管理总体偏弱。

  一是负债质量管理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相关工作围绕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开展。多数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对负债质量管理理念认识还不深入,只在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下进行负债管理,管理内容有资债结构、负债期限、流动性风险,资金内部转移定价(FTP)和外部利率定价,以及资债规模、质量和效益等。如部分城商行负债管理主要围绕存款期限和结构、负债种类、负债利率和成本等方面展开,较大的城商行则引入先进的负债管理系统。城商行负债质量管理不够全面,只涉及负债质量管理的部分要素。农村金融机构大多在省联社的业务管理和引导下,对负债进行简单管理,各方面均落后于城商行。城商行负债质量管理相比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较为简略,但比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则更为精细。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满足基本的经营需求和监督管理要求,简单实用特点较明显,负债质量管理较薄弱。总体而言,绝大部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负债管理简略,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架构,负债质量管理意识和理念还未建立,对负债质量管理的内涵还缺乏深入认识。

  二是负债质量管理内容单一,以存款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为主。多数地方中小法人银行以存款规模、存款结构和期限作为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对存款日均规模和存款稳定性进行定期考核,对除存款负债外的同业负债、央行借款及其他负债缺乏统筹管理,而且对其他负债依存度也较低。近年来部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存款增长乏力,虽然逐步加大同业存单、同业负债等方面资金筹措,但是存款管理作为负债管理主要内容的状况还未改变。另外一个主要内容是流动性管理。由于流动性管理涉及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是监管和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领域,银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重视,一直是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商行流动性管理手段和工具较成熟,以非现场监测、常态化监控等为主;农村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则较为简单。部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虽然对负债种类与结构管理、定价与成本管理、内部资金转移管理及负债精细化管理等质量管理要素有所涉及,但未将其作为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如大部分银行日间头寸管理不够精细,缺乏信息系统支持,而已有系统不支持对负债进行精细化分层管理和自动监测分析。

  三是负债质量管理领域分散,组织机制和管理流程不够集中统一。在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经营管理中,负债质量管理内容分散于不同的管理机制和流程之中。部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制定压力测试、应急预案等多项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并将流动性纳入专项审计,将部分负债质量管理要素纳入内控体系。部分银行对存款、同业存放等负债进行日常管理。部分银行将存款规模、负债来源及稳定性、负债结构及获取成本等纳入绩效考评。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负债质量管理的内容零散,分别涉及内控、审计、考核等方面,缺乏牵头部门,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机制和流程。至于负债质量内部报告方面,所有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还均未实施执行。信息系统支持方面,只有少部分银行上线了日间资金头寸系统、流动性管理系统及FTP定价系统,仅支持对负债质量相关要素进行简单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不足,且未明确纳入负债质量管理范围。

  一是组织架构和制度流程不健全不完善。各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负债管理体系建设水平良莠不齐,多数未建立负债质量管理专门组织架构,无法对负债进行系统性规划、统筹和管理,与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要求存在比较大差距。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对负债质量管理概念不清晰、认识不一致,还未形成完善的负债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内控和内审只包括部分负债质量管理要素,绩效考核和问责也只针对存款定价和存款偏离度等有限内容。负债质量管理尚未实现对有关部门、机构、所有负债业务及相关交易对手的全面覆盖。负债质量管理相关信息未进行常规化对外披露。

  二是维持核心负债稳定性方面存在挑战。存款作为核心负债,其成本在各项负债来源中最低,是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最佳的负债渠道。近年来在金融脱媒和储蓄分流等因素影响下,各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在区域内虽有地区和网点优势,但存款增长持续放缓,主要体现是公司存款波动性大,储蓄存款持续减少,影响了银行负债的规模和稳定能力。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另一个突出的弱项是金融科学技术水平低,缺乏客户细分能力,管理粗放,不能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吸收存款。面对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维持核心负债稳定性能力较弱。特别是部分银行受高风险所累导致声誉受损,负债筹措更加困难。以某省为例,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各项存款余额7880亿元,在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比仅为35%,而且存款集中度较高、存款规模波动性较大。

  三是资产负债匹配性管理不够精细。资产负债匹配性是负债质量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流动性风险管理。大部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较弱,负债来源与资产运用在期限、利率及币种等方面匹配性不强,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尤其是信息系统不支持对各类资产负债进行细分,部分资产久期较长,与短期负债较难匹配。部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出于流动性安全考虑,配置更多短期资产,从而牺牲盈利性,导致各项流动性指标安全边际大幅高于大型银行。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流动性占比分别是56%和55.6%,而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则分别高达73.5%、69.8%和87.9%。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普遍不健全和不完善,高风险机构较多,风险交叉影响下,流动性风险压力较大。

  四是负债多样性、主动性和成本适当性管理上的水准低。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及互联网金融深化等因素影响下,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负债管理面临较大挑战,目前现状与《办法》要求标准差距较大。多数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负债主要是依靠传统存款,缺乏央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及同业负债等外在渠道,结构性存款等新型负债工具也由于研发能力不够等因素尚未采用。大额存单、同业存单及其他同业负债等主动型工具受额度和比例限制,主动负债渠道受限。而且受信誉影响,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在同业市场筹措资金较难或成本太高。如城商行、农商行同业融入占全部负债的比例为9.3%和3.58%,大幅低于同期股份制银行的11.27%比例。存款利率和各类负债定价未完全市场化,内部资金转移缺乏成本核算,不易调动分支机构的积极性。受诸多现实条件制约,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负债成本总体较高,无法精细化进行分类定价。依靠现有架构、能力、工具和手段,难以达到负债质量管理的监管要求。

  五是资产负债高质量协调发展压力较大。部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在规模偏好和速度情结下,仍然延续粗放发展模式。为追求资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拉高负债端成本,而资产端利率却难以提升,导致净息差不断收窄,盈利持续下降。主要体现为资本、风险和收益之间难以有效平衡,资产收益率(ROA)和资本收益率(ROC)不断降低。如城商行、农商行的ROA分别为0.56%、0.6%,大幅低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0.92%和0.78%。部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资产质量劣化,拨备不断加大,资本消耗增加,各类风险交叉,稳健运营困难重重。此外叠加公司治理薄弱、风控能力有限等多重因素影响,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资产金额来源与资金运用无法有效匹配,资债管理上的水准较低,兼顾长短期利益平衡的资产负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体系难以有效建立。

  一是健全负债质量管理流程和体系。建议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根据经营规模、风险偏好、业务特征和复杂度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负债质量管理架构和组织体系。可新设负债质量管理架构,并将流动性管理及其他负债管理职能统筹囊括进来,也可依托已有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整合纳入《办法》要求的负债质量管理要素。在此基础上,梳理已有制度流程,明确职能,厘清权限,将负债质量管理内容整合,建立负债质量管理统一工作机制和体系。

  二是提升核心负债稳定性。建议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提高金融科学技术水平,规范发展线上金融服务,增强多渠道吸存能力。按“存款分类、负债分层”原则,细分市场客户,加强重点客群策略引导,提高老客户续存率和存款黏性,优化协议客户存款吸收方式,保证中长期存款稳定。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降低存款波动水平。加强与银行同业和非银行同业合作,增加同业结算性业务沉淀资金存量,提高市场信用,增强同业市场资金筹措能力。加强与央行沟通联系,获取必要低成本资金。通过政策性降准资金、小微企业金融债等渠道获取长期稳定负债。

  三是增强资产负债匹配性管理能力。建议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结合负债质量管理,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下,增强各部门职能和管理流程的协调性,发挥流动性平衡机制综合效能。加强日间头寸管理,稳定现金流入和流出。强化资产负债动态管理,实现资产负债期限、币种等多方面的精确匹配。实施负债集中度和限额管理,对负债品种、期限、行业、市场和地域等进行划分,防止负债过度集中,降低负债集中度指标。加大不良风险处置力度,释放资源,增加优质流动性资产,改善盈利指标,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

  四是推动负债质量管理诸要素达标。建议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扩展负债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获取所需资金,稳定负债规模。增强主动负债能力,根据金融市场走势,灵活采用大额存单、同业存单和金融债等多种工具。保持存款负债、同业负债和央行负债等各类负债比例合适。用好资金内部定价和外部定价机制,吸引优质客户,降低负债成本,推动各项负债量增价降。同时完善和优化负债质量各项管理内容,提升信息系统支持度,健全负债业务创新管理机制,推动负债来源与规模稳定性、负债成本适当性、负债结构多样性和负债流动性等负债管理要素绩效提升,缩小与负债质量管理标准的差距。

  五是促进资产负债高质量协调发展。建议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提高负债质量管理能力,确保资产负债平衡稳定。提升净息差水平,保持负债成本合理,以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引导资产定价,提高风控能力,降低资产不良率,保持盈利水平在合理区间。高效节约资本资源,以提升经济增加值(EVA)为导向,为各类利益相关者创造实际价值。加强负债质量管理,促进资产负债协调均衡发展,在资本与收入、风险与收益间取得平衡,提升审慎经营能力和运营稳健度,按照“敏捷、科技和生态”的转型要求,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是完善负债管理制度和丰富工具箱。地方中小法人银行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建立简易实用的负债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和体系基础上,制定负债管理策略、制度和流程等,明确年度负债计划、结构和来源以及业务偏好,做好内部贯彻执行。定期评估负债质量状况,对相关结果进行评价,确保负债质量管理要求有效落实。健全负债业务创新机制,研发和引入负债新产品,进行创新风险评估并确保评估的有效性。加强负债绩效考评体系建设,依据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设计相关指标。建立内部审计体系,将负债质量管理要素、流程及内容等方面纳入内审。完善流动性压力测试体系和工具,强化极端情况下的流动性补充和负债获取应急渠道建设。设立简易实用的内部负债集中度和限额指标,并围绕负债来源、成本、结构等方面设置相关指标,研发相关评估工具,提升负债管理的精细度和有效性。

  二是深化负债管理和创造地方中小法人银行价值。围绕负债来源稳定性、负债结构多样性、负债与资产匹配合理性、负债获取主动性、负债成本适当性及负债项目真实性等负债质量管理要素,坚持地方中小法人银行为客户、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导向,深化负债质量管理。建立全量客户概念,秉承全部客户均“来者是客”,对客户分类、分层,全方位、多层次获取负债资金。围绕财富管理视角,以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为抓手,通过做交易、做流量、做结算等,多方面形成沉淀资金。全方面实行资金内部转移定价机制,推进行内负债资金成本控制,根据负债规模、期限等与市场利率挂钩,引导资金反映市场价值和真实成本,促使全行资金量价平衡。确保流动性风险可控,根据不同资产金额来源满足多种需求,增强不同期限、利率、汇率和币种间资债匹配性,加强日间头寸交易管理和司库管理。强化净息差管理,进行净息差评估,若净息差偏离既定目标或同业中等水准太多,则重新对业务策略和展业计划进行规划安排。深入挖潜,对客户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负债综合成本,增强盈利能力。围绕负债定价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推动负债价值创造。

  三是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和促进科技赋能。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在系统建设方面要加大信息化投入,结合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立功能完善和稳定的信息系统,为负债质量管理的相关指标计量、监测和控制提供信息支持,提高过程管理能力,并通过系统“硬控制”增强负债质量控制的刚性,确保负债质量管理相关制度有效执行。持续对信息系统来维护和优化,提升监测、分析和引导效能。深入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建设小型且实用的智慧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系统,深化大数据应用和人工智能建设等。利用系统和大数据对资金客户进行“精准画像”,通过生态场景搭建和运营的融合、金融科技和经营管理的融合,运用线上化、智能化和个性化获客方式,多渠道获取资金。通过机器学习和相关模型分析各渠道资金成本、数量和获取时间,精细计算、监测和推荐各类优先级客户。充分的利用科技赋能,加深金融与科技融合,通过数字化银行和智慧银行建设,实现主动、低成本、多渠道的负债质量管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8年前人民日报发文:我国2024年进入高收入阶段,人均国民总收入超1.26万美元

  准备跑路?网传衡阳富士康打包模具设备发往印度,被骂:太坏了,留下一堆烂摊子!

  20多元飙升到250元?断货又涨价的知名痔疮药太宁栓,为何“伤透”网友心

  俄驻美大使:俄方绝对不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俄军:彻底摧毁乌无人机生产车间!旨在报复基辅企图破坏俄罗斯油气能源设施的行径

  AMD发布第二代Versal自适应SoC:10倍标量性能、全程AI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