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 · 供需缺口或逐渐回补丨季报

煤焦 · 供需缺口或逐渐回补丨季报

来源:江南娱乐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间:2024-04-15 12:21:01 点击:
详细介绍:

  国内煤焦市场四季度依然面临一定供应压力。焦炭方面的矛盾在于供需缺口持续存在,但钢厂利润低位,拖累焦炭需求预期;另外焦炭去产能存在变数,或导致供需错配进一步加剧。焦煤方面受内蒙古等因素影响,供应紧张,但进口煤一直有放松传闻,或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改善国内供需格局。

  焦炭从安全边际上看在1730-1830属于相对低估区域,2080-2180属于相对高估区域,除非淘汰超预期。

  焦煤从安全边际上看1300-1350属于相对高估区域,1150-1200属于相对低估区域。如果四季度出现拉尼娜现象,会影响煤炭运力以及补库需求,价格可能会再上一个台阶。

  焦炭在70以内可以做1-5正套,主要驱动是焦化新产能大量达产要在拖至明年1季度。

  截至9月末,国内焦化产能共投产2584万吨左右(口径含置换,大多已出焦,个别为已烘炉计划出焦),共22家焦化企业。不过焦企烘炉后受资金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开工率提升速度不快,特别是三季度新投产的焦化企业,大多无法达到满负荷运行。另有个别焦化企业因事故等原因,投产后再次焖炉。

  另外,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年内新增产能投产进展明显延后,特别是山西地区部分焦炉延后至年末或明年初。

  理论上来说,四季度焦化投产力度相对较大,特别是11-12月份,是一个焦化产能投产的集中时期。但由于资金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山西等部分焦化企业投产时间可能会继续延后,部分产能实际出焦时间可能推迟至明年年初,对于年内焦炭产量无明显影响。

  总结来看,预计2020年全年焦炭新增产能约4000-4500万吨,与此前我们的预测基本一致。

  根据现有公开资料统计,2020年1-9月份国内共淘汰焦化企业26家,累计产能2320万吨左右(含置换等),与前文新增产能大致相当。

  产能淘汰的主要地区为山东及江苏地区,其中山东地区集中于4月份之前,江苏地区则集中于6月。其他省份则以零星淘汰或产能置换项目居多。

  对于四季度来说,市场分歧相对较大。尽管各省甚至部分城市已经公布了产能淘汰计划,但其淘汰力度普遍受到质疑。在山西临汾某城市发布淘汰计划前,市场大多认为山西地区产能淘汰力度或仅有文件要求的20-30%附近,淘汰难度较大。

  但随着该城市去产能计划公布,市场对其淘汰预期有所回升,临汾、太原等地淘汰力度或相对较强。

  若按照此前公布的文件计算,四季度预计淘汰焦化产能4390万吨左右。但由于往年经验,市场对河北及山西等省份淘汰预期相对偏弱,预计实际淘汰力度或在原计划的40%左右。即最终四季度所能淘汰的焦炭产能约在1800-2000万吨左右(含置换产能)。

  结合四季度新增产能来看,四季度预计新增产能约2300万吨左右,按照当前进展,预计年内能够实际出焦的产能约2000万吨左右,与淘汰数量相当。

  如上表所示,若完全按照此前文件计划执行产能淘汰,新增产能全部按时投产,则全年焦化产能将呈现净减趋势,预计减量在1900万吨左右,对应焦炭日供应量约在5.21万吨。

  不过若按照市场对山西等地区产能淘汰不严格的预期计算,全年焦炭产能较去年或变化不大,仅新增不足100万吨,对应焦炭日供应量约在0.24万吨左右。

  另外,需要非常关注今年“以钢定焦”,淘汰4.3m焦炉政策的落实情况。其中“以钢定焦”相关内容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单独讨论。

  参照卓创资讯统计的国内独立焦企开工率数据,三季度国内独立焦企平均开工率约在82.4%附近,对应焦炭日供应量约在116.7万吨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1.3%,与二季度相比增0.8%。

  其实自2020年6月起,国内焦企开工率即持续保持在82.4%上下的高位,一直持续到三季度末。而这也是历年来的焦炭供应的高点。下游钢厂持续的高开工,以及焦化企业较高的利润,为焦企带来了极大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三季度环保限产的作用力度依然不大,除西北陕西等个别地区焦企长期限产外,仅山西等少数地区出现短暂的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局部限产,其他地区焦企开工率波动不明显。

  对于接下来的四季度,焦炭产量预计呈前高后低趋势。前期受需求及利润支撑,焦炭仍将维持在高开工率上,焦煤需求同样维持较高水平。而后期即11月15日之后,部分地区焦化企业或受到供暖季限产的影响。

  根据往年经验,供暖季限产对于焦炭产量影响相对较小,相较于供暖季前开工率或回落3-5%左右,对应焦煤需求也将同步回落。

  另外,今年需要关切产能淘汰情况。当前市场对于去产能的预期普遍偏空,即产能淘汰力度有限,仅原计划的30-40%。而一旦各地去产能政策趋于严格,产能淘汰来带的焦炭供应减量也不可忽视。

  当前产能淘汰较为集中的月份为10月及12月,原计划分别淘汰焦炭产能2000万吨,及2270万吨;综合两月新增产能,分别对应焦炭日供应减量3.14及3.76万吨。

  综合来看,预计四季度焦企开工率或在80%附近,对应焦炭日供应量约在113.3万吨上下。

  炼焦煤方面,受煤矿事故以及检查影响,山东和内蒙炼焦煤产量有所下滑,山西地区总体保持稳定,总产量较前期高点有所下滑,后面预期产量会稳中有升,保守估计,四季度国内产量同比将由预期的增长5.77%调整至4.54%。

  与往年同期相比,国内钢厂焦炭库存水平并不算低,但分地区来看,华北地区钢厂焦炭库存处于中等水平,补库尚可。华东地区钢厂焦炭库存水平则表现相对偏低,部分当地主流钢厂补库难度相对较大,库存持续低位。

  另外,由于今年钢厂高炉开工率普遍提升,钢厂焦炭实际可用天数均出现下行,焦炭供应情况并不宽松。

  从钢联统计的全口径焦炭库存来看,今年整体库存结构表现与2018年相对类似,但库存总量相对较高。不过另一方面,今年焦炭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去库速度,整体库存相对健康。

  从上图焦炭周度供需数据来看,焦炭年后4月份起,始终处于供小于求的供需偏紧格局。其中4月初及7月前后,焦炭供应缺口达到3万吨/日以上,9月末时,焦炭供应缺口仍在1-2万吨/日附近波动。

  钢厂极高的开工率,以及不断新增的焦化产能,导致焦炭需求处于高位,前期积累的高库存缓慢消耗。

  四季度来看,焦炭在供暖季之前,仍将保持高需求状态。一方面,钢厂尚未触及减产边际线,需求维持;一方面,短期无环保方面影响;此外,近期高炉仍有部分新投产装置,焦炭需求不会下滑。

  而焦炭自身来说,在较高的利润背景下,主动减产概率不大。后期能够调节焦炭供应的主要方式,即环保限产,以及产能的新增与淘汰。

  按照当前已有的限产政策判断,10-11月份可重点关注山西地区。目前山西临汾及太原地区去产能力度或相对较大,但别的地方仍有待观察。若山西淘汰力度严格,焦炭供应缺口将延续至供暖季。而一旦山西地区去产能政策执行偏弱,则焦炭供需缺口可能在10月末或11月初逐渐回补。

  12月份则需关注河北、河南等地焦炭去产能进展。若两地严格执行,焦炭供应缺口可能将再次出现。

  炼焦煤方面,从仓库存储的总量以及库存天数来看,钢厂补库仍将继续,但力度和幅度会明显弱于8、9月份,11月以后季节性补库需求会再度释放,考虑到2021年春节较晚,在2月份,今年四季度的补库强度可能会弱于去年四季度,后面进口煤1月大量通关,也会影响今年四季度备煤节奏。

  年初至今,国内主产区焦化利润保持在盈利状态。受需求支撑,焦企无仓库存储上的压力,价格探涨情绪较强,1-3季度山西地区焦企平均利润达到245元/吨,山东地区则达到310元/吨。下游钢材利润三季度萎缩较快,但尚未触及亏损。同时,钢材并未减产,需求延续,焦炭上涨情绪较强。

  煤炭方面盈利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三季度以来,受内蒙地区煤管票事件,以及进口报关难度增加等影响,焦煤供应受一定的影响,但整体开工率及库存仍较高,仅局部小幅上涨,对焦企利润,及煤矿自身利润影响有限。

  预计四季度焦化及煤矿利润或因终端利润萎缩,而有所回落,但空间不大:1.终端需求预测维持,高炉开工率保持在91%以上,即可保证焦炭需求平稳,供应紧平衡状态,目前看概率较大。2.焦炭去产能力度或大于此前市场预期,焦炭后期增量有限,供需缺口将持续一段时间。3.煤炭供应充足,上升空间受限。

  综合来看,焦炭主产区焦企利润预计能够维持平均200元/吨以上水平。在此利润背景下,焦企主动减产难度大。

  今年国内焦炭出口量整体回落,1-8月份焦炭累计出口229.6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47.6万吨,同比减少52%。

  导致焦炭出口减少的因素,最主要的一种原因是疫情对海外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如下图所示,国内焦炭需求偏紧,价格相对偏高,倒挂海外市场,也是年内焦炭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

  出口焦炭利润年内表现一般,这也是出口回落的一方面原因。国内焦炭价格与国际市场倒挂,出口商利润空间年内整体较为有限。

  进口方面,国内1-8月焦炭累计进口163.8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145.67万吨。日本、韩国、波兰、俄罗斯成为国内焦炭进口的大多数来自国家。

  焦炭进口量年内2季度时陆续爆发,三季度达到进口焦炭的数量高峰。7月份焦炭进口量为年内高点,约40.89万吨。8月份起,随着海外自身高炉陆续复产,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外焦炭供应慢慢地减少,进口量出现下滑。9月份趋势进一步明显,预计国内焦炭进口量回落至30万吨左右,而10月份预估进口量则可能回落至20-25万吨水平。

  进口焦炭价格这一块,三季度进口焦炭报价波动不大,一级焦基本维持在250-260美元/吨附近,折港口现货成本约在2030元/吨附近,对于一级焦有一定优势。

  三季度焦炭进口较多的依然是国内的钢厂(通过贸易商进口),包括华南地区钢厂,以及华东沿海地区大型钢厂,其他则以国内现货贸易商居多。

  炼焦煤方面,8月进口量仍维持在700万吨以上,针对澳洲的进口通关限制政策,确实让8月份的澳洲煤进口量下降140万吨,但是蒙古进口增长80万吨以及加拿大增加40万吨,基本弥补了澳洲煤的减量,这样的话,会使沿海钢厂不得不调整入炉煤配比,减少海运煤使用量,增加蒙煤以及内贸煤使用。总体煤炭供应矛盾不大,但会阶段性激化运力矛盾,使得突然某个方向的运力需求增加导致运费上涨,这也是近两月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从海关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1-8月进口煤累计总量同比去年已经实现负增长,后面进口通关压力从数字上会降低,但是结构上政府还是偏向于积极恢复蒙古国进口,限制澳洲煤进口。

  四季度进口煤每月低于540万吨就能够保证进口总量低于2019年。另外由于唐山港待卸炼焦煤较多,以及贸易商又开始在海运市场采购10、11月份装船的澳煤,会导致2021年1月进口量激增,重复2020年1月的走势。

  9月末,京津冀地区供暖季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征求意见稿公布。2020年10-12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63微克/立方米以内,各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控制在5天以内;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62微克/立方米以内,各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控制在5天以内。2021年1-3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均控制在86微克/立方米以内,各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控制在12天以内;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均控制在90微克/立方米以内,各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控制在13天以内。

  从当前来看,各地暂无出现减产情况。唐山地区因空气质量年内排名相对靠后,此前传闻限产力度或偏严,但目前暂无明确消息。但由于从3月以后大部分钢厂的例行检修也都在减少,所以也不排除通过安排检修的方式来完成今年冬季的限产目标。加上冬季因素,后期减产是比较确定的,不确定的是幅度会否超出预期。

  结合当前焦化企业利润情况,及往年供暖季限产执行情况,预计今年焦企减产力度或不会超预期,总体水平与去年相当。从开工率来看,供暖季期间平均开工率或较当前下降3-5%左右。

  上文中京津冀地区供暖季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十四条要求“石家庄、 沧州、邢台、邯郸、滨州、安阳严格执行“以钢定焦”政策,独立焦化企业逐步退出”。此前,文件对于以钢定焦的规定为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四省份,这一文件则具体到城市。按照此前文件中规定的1:0.4的比例计算,上述城市均有一定产能需要淘汰。

  另外,文件中还提到了上述城市中的独立焦化产能逐步退出。目前来看,上述地区均以独立焦化产能为主,约占64%左右。若逐步淘汰,当地大型焦化企业,如XYFMJHSC等均将面临淘汰压力,执行阻力或相对较大。

  从供需平衡角度来看,当前国内焦炭供应依然存在缺口。截至9月底,焦炭供应缺口约在1.5-2万吨附近。

  缺口从4月份开始扩大,9月末时有所回补,但仅为阶段性。从整体库存来看,库存水平仍继续下行,供应依然偏紧。

  根据后期煤焦产能变化,以及钢厂产能、供暖季限产政策,及利润情况,我们对后期焦炭供需平衡进行推演。最终焦化整体库存呈现如下:

  焦炭库存去库将延续至10月末前后,11月份关注钢厂供暖季减产及焦炭新增产能投放或导致库存微幅回升。但12月中下旬,随着新一轮去产能政策实施,焦炭整体供应或再次回落,整体库存下行。

  对于炼焦煤,四季度从环比来看,供应强度下降,需求强度暂时维持平稳或下降,所以煤价一下子就下降的基础和时间已经不存在,但是大面积上涨的条件目前也还未具备,暂时平稳略偏强对待。

  焦炭从安全边际上看在1730-1830属于相对低估区域,2080-2180属于相对高估区域,除非淘汰超预期。

  焦煤从安全边际上看1300-1350属于相对高估区域,1150-1200属于相对低估区域。如果四季度出现拉尼娜现象,会影响煤炭运力以及补库需求,价格可能会再上一个台阶。

  焦炭在70以内可以做1-5正套,主要驱动是焦化新产能大量达产要在拖至明年1季度。